參與刀斧鋸與生火研習雜記 Note from Workshop on Knives, Axes and Saws and Fire-building

文圖/曾唐鋒 彰化縣第15團 和美高中童軍團團長
童軍生涯30年
Email/ht440@hmjh.chc.edu.tw
LINE/jokerzero17

內容目錄

摘要

此文為唐鋒伙伴於111年2月19-20日到南投仁愛國中─奇萊童軍營地參與「野外生活技能講堂 第一課《刀斧鋸與火》第一期」研習課程的精彩紀實。

The author, Scoutmaster Tang Feng took his note during his participation to the Workshop to be held at the Nantou Ren Ai Junior High School on February 19-20, 2022.

圖一 南投仁愛國中,奇萊童軍營地。

110年底,好友歐雙磐在群組聊天時,提到他受邀開班要給團長們講刀斧鋸與生火這些技能,當時只覺得開心,這樣便有機會好好的向他完整學習這些技能。一月中,臉書跳出臺灣省童軍會的活動資訊─野外生活技能講堂第一課《刀斧鋸與火》,不待報備,立即以追星的速度完成報名。

營地在南投縣仁愛國中,沒曾想過南投有這麼高端的童軍營地。第一次到這營地,便能感受其靈性,隨著雨晴山嵐,各有不同動人風貌。志弘團長已早一日上山場佈,強調氛圍的他,利用降落傘搭起一個室外講堂,另用一個大天幕,搭出一個容納所有學員的室外講課室。始業式中,營本部說明舉辦系列課程的原因。過去在服務員的基本訓練裡,對於技能訓練著墨不多,以致於服務員想學卻沒有機會,透過這系列的活動,希望能彌補缺憾。選在此時、此地,也是有考量的,因為大露營多於暑假辦理,團長對於暑熱抗性較好,防寒經驗則較少,如果能讓團長有所體驗,那麼便能帶領團員度過這種寒冷的天氣。因此遭逢寒流來襲而又濕又冷,也算是求仁得仁了。

始業式後,講師歐雙磐自行開場,敘述他鑽研野外生活技能的原由。早先在臺中縣的行義挑戰營活動中,有生火達人的活動規劃,因負責鑽木取火,開始研究、操作相關的技能,持續至今而有所得。其中刀斧使用與生火部分都列於童軍進程,屬中級技能部分,算是童軍基礎技能,回過頭來對這些技能訓練有所幫助。

圖二 以降落傘搭成的講課室,講師歐雙磐正在進行課前準備。

課程由鋸子部分先介紹。在童軍活動中常用鋸子來應付斥堠工程的竹子,鋸斷或刮粗糙面。講師陸續展示各式鋸子,手繪圖示講解不同鋸齒,與安全用鋸的方式。講解後,讓學員體驗手鍊鋸的感覺,拉手鍊鋸時的角度是順手與否的重點。野外求生包常見的線鋸,其實不是鋸齒狀,使用上比較像是用磨的方式,慢慢把細枝磨斷。講解告一段落後,也將近用餐時間,為了下午課程的材料,請學員在準備好的木柴中處理好兩段50公分的木柴,一段要當枕木,一段是要劈柴練習用。再鋸一段80公分的細枝,將是下午用來練習刀工棒的材料。

圖三 手鍊鋸的操作,兩人合作也不輸電鋸的效率。

午餐後繼續用斧課程。講師先介紹血泡泡等用斧安全原則,以確保用斧安全。再講到斧頭的構造,連續秀出幾把各式斧頭,讓學員大開眼界。並提示選購斧頭時要注意的重點,以及斧刃的形式、比例要如何才好上手。隨手利用斧頭來削火媒棒,說明斧頭保養得好,部分的斧頭也是能拿來製作火媒棒的。後續又介紹劈柴的手法。解說告一段落,請學員取自己午餐前準備的木柴,依序練習劈出二分之一、四分之一、八分之一的木材。指導完練習再進入用刀課程。

圖四保養得宜,有些斧頭也能拿來削切,製作火媒棒。

刀子種類繁多,用刀安全說明後,從刀子的形式來分類介紹各種刀具,包含木工製作用的特殊刀具在內,各式刀具不斷出現,令人耳目一新!在示範各種握刀法、用刀方式後,學員練習火媒棒製作。學員取自己所劈四分之一的木柴,再去掉樹皮劈出柴心,以柴心部分練習火媒棒製作,削出羽毛狀的火媒棒算是上選。此時天色漸暗,介紹應用在各式營地工藝中的刀法後,請學員回去後抽時間練習刀工棒,作為回家作業。

圖五用刀方式介紹,削火媒棒。

第二天上午早餐後,在雨中繼續上生火課。講師歐雙磐就生火考驗中使用“三支火柴”的傳統,讓學員各抒己見,分享對考驗的概念。後續由“火星”來進入課程,在見識了打火石、打火棒搭配炭布的威力後,進入製作炭布的實作課程。學員行前都要準備一個小鐵盒,現場教大家用圖釘由外向內在小鐵盒上打個小洞,將天然材質布料裁成適當大小放入鐵盒,接著放入戶外講課室中的火堆乾餾,等蒸氣冒完炭布也就完成了。

生火前的準備功夫不少,童軍技能考驗中或許以火媒棒為重,但講師提到取火絨才是生火準備的關鍵,於是草絨、樹皮、自製構樹布、竹末、油木、櫻木樹心、猴板凳等等各式火絨一一呈現眼前。後續由學員自製火絨,筆者則採最偷懶的方式,取數段細麻繩弄出細纖維交差。據說這課程在天氣良好時,是要學員自行到樹林中去尋火絨的,幸好當時仍在下雨,免去穿雨衣在林中找火絨的尷尬。

圖六 各式火絨與其材料,你認識哪些?

學員都取完火絨後接著生火,現場準備了打火棒與火鐮,但不用架柴,讓學員以火絨搭配炭布來練習取火,火鐮搭配白玉髓是筆者的初體驗。幾經嘗試,終於敲落火星於炭布上,趕緊將炭布放入鳥巢型的麻繩纖維火絨,緩緩吹氣至火焰竄出,成就感滿滿。另外又練習打火棒生火,同樣搭配炭布,感覺較火鐮為簡單,取火速度也較快了些。

圖七 火絨搭配炭布,用火鐮取火成功。

最後一單元由講師張志弘上場,介紹酒精爐,並提供材料讓學員手做酒精爐具。發給每人一盒小鐵盒,裡頭捲好鋼絲絨打底,接著講師犧牲他的防火毯,剪成適當大小,整齊鋪於鋼絲絨上,最上方再鋪上剪下的鐵網固定,最後,注入適量的酒精便可使用,時間也正好配合上午炊的臘肉炊飯,用餐畢,課程也至尾聲。

兩天的時間要完成刀斧鋸以及生火確實並不容易,座談時也提到,或許將此次研習架構拆成單純刀斧鋸使用與生火兩種課程,在操作時間上會較有餘裕。如此一來,在刀斧鋸使用的課程上,沒有操作到的刀工棒,以及刀斧鋸的保養都將有實際操作的機會,用刀、用斧的實作練習也能多操作些,以調整好大家的動作。在生火課程方面,這次主要操作火絨、炭布來取火,或許未來也能以鑽木取火的主題方式,另成一門課程,並加入架柴的練習。

總結而言,兩天時間其實還是收穫滿滿的!如今要緊的是將所學規劃於團內的活動當中,期許在第二期課程來臨前,能讓團內的伙伴在刀斧鋸與生火方面能有所體驗與精進,以打好野外生活的基礎。欣見好友在野外生活技能的成長,又逢臺灣省童軍會辦理相關野外生活技能訓練系列課程,是為記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