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爸爸,我可以穿裙子去學校嗎?」,被小學二年級的兒子突然這麽一問,做為父親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。小兒子拿起跳芭雷舞的澎澎裙穿在了自己的身上,覺得自己穿上了很好看,還試探性的跳了一段,學的有模有樣。一開始覺得孩子就是鬧著玩的,沒有什麼關係,直到他問我開學後是否可以穿裙子去學校?心裡百感交集…試問自己是否依然受到父權主義的思想洗腦?還是我有自信可以趁這個幾會把兩性平等、對於性別的刻板映像,以及目前台灣多元的性別風向,介紹給自己的孩子。
即便我們活在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多元共融國家,但社會中依然充斥著對於性別的差異與歧視,上從民間宗教信仰,下到工作職場倫理,這些老舊的觀念如同枷鎖一般,束縛著我們。例如大部分的廟會神轎班,成員都是以男性為主,即便偶有女性能夠參與,也會被要求生理期間不得觸碰神轎,以免倒霉。又或者近年來討論熱烈的女性參與消防,多數女性參與消防員考試,因為被掛上體力不如男性、不夠陽光、不夠 Man 這樣的性別歧視標籤,而未來遭錄用,即便實際的考試結果與成績絲毫不遜色,但依然沒能夠獲得青睞。又或者部分的男護理師常要為病患治療注射時,遭到拒絕,只因為他們是男生,被認為可能不夠細心、溫柔。實際上我們知道專業並不分性別,有孔武有力的女生,也有心思細膩的男生,要懂得尊重個體的不同,看來根本還是得從教育做起。
童軍活動中過往其實也存在著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性別不平等事件,例如部分童軍團流傳著以前傳承下來的傳統,聯隊長只選男、不選女。或者童軍紅外套只有男生可以穿等等。好在這些過時、不平等的待遇,在現在的童軍活動看起來,已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笑話,依舊維持此類操作童軍團並不多。要我說,我認為童軍是性別平等做得比較好的社會團體。例如中華民國童軍總會,十分歡迎女生登記,我們可以在許多活動中看到穿著小狼制服的女孩、女童軍、女行義、女羅浮。一改以前男生才能是小狼,女生都是小青蛙的概念。然而也越來越多男性的服務員,投身女童軍教育訓練,穿上漂亮的藍色制服,發揮自信的美。在總會組織當中也明顯的可以察覺女性服務員的比例逐年增加,越來越多專業女性能夠在 NSO 中擔任要職,將總會業務做得比以往更好。
即便如此,我認為中華民國童軍離真正的性別平等與多元還差最後一哩路。而這最後的一哩路可能才是最具有挑戰、最具爭議、且堪苛的旅程。當我們面對跨性別、無性別、生理男,心理認同卻是女生,或生理女性,心理認同卻是男生的的孩子,要如何引導他們?他們能夠隨心所欲選擇自己要登記的總會組織嗎?我們要如何教育團裡的其他孩子、乃至於到服務員去尊重這些個體,避免流於霸凌或不平等?思緒拉回跟孩子的對話,我笑著告訴他說:「裙子不是女生才能夠穿的,你喜歡自己的樣子很重要,但是可能會有調皮搗蛋的同學嘲笑你,我來教你如何面對好嗎?」小兒子滿意的點了點頭。